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工程伦理素养和数字化思维能力,系统掌握数理基础、电子信息学科核心知识及集成电路设计、验证、测试及集成系统开发等专业理论,熟练运用EDA工具进行数字/模拟集成电路设计、FPGA开发、SoC系统集成及芯片测试分析能力,能够面向工业控制、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行业领域从事集成电路相关产品的研发、测试验证及技术支持等工作,兼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口语、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体育、创新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创业者的成长之路、从非商业计划到商业计划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
专业基础课:
(a)半导体基础类课程:半导体物理基础、半导体制造工艺;
(b)电路基础类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c)软件基础类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双语、数据结构;
(d)其他专业基础类课程:信号与系统、人工智能通识。
专业课:
必修方向:
(a)数字集成电路类课程:高级数字系统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系统测试与可测性设计、数字集成电路验证;
(b)模拟集成电路类课程: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c)片上系统类课程:片上系统设计与开发。
选修方向:
(a)集成电路前沿类课程:混合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基础、微纳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自动测试设备技术、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的EDA技术等;
(b)片上系统类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基础、Java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通信原理等。
实践课程:
专业导引与职业规划:面向大一学生,专业入门实践课程;
电子基础综合项目实践:面向大一学生,嵌入式软件开发实践课程;
电工技术项目实践:面向大一学生,工业控制实践课程;
数字系统设计实践:面向大二学生,涵盖FPGA开发的实践课程;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实践:面向大三学生,涵盖数字集成电路全流程设计的实践课程;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实训:面向大四学生,涵盖FPGA、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全流程设计的实践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3+1”学制与学期创新
实施“3年校内+1年产业学院”的学年制,采用“1321”学期模式(每学年3学期:2个理论学期+1个集中实践学期)。第4学年学生全员进入企业实习或产业学院,实行“双导师制”(企业+校内导师),通过COOP基地开展实习和订单培养。
(2)全流程项目化课程体系
校企协同构建覆盖芯片设计、验证、测试等全流程的课内五级实践项目体系,结合EDA工具平台、集成电路工艺库等国际接轨的实践环境,强化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产学研一体化实践平台
整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分会人才储备基地、辽宁省微系统重点实验室、大连市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等资源,搭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工程+双创”融合的实践平台。通过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横纵向科研及现代半导体产业学院,实现产教深度协同育人。
就业领域:
(1)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类企业,从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验证、FPGA数字系统设计与开发、数字集成电路测试等工作。
(2)在模拟集成电路及片上系统设计与开发类企业,从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片上系统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3)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