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计算机相关行业特别是分布式开发领域与鸿蒙领域从事应用产品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实施与维护及其他开发服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5年后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1)在社会活动中,体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综合考虑法律、文化、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2)在企业和社会实际环境中,按照计算机工程技术规范,利用前沿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现代工具,能够独立胜任计算机产品研发与服务岗位的工作。
(3)能够与计算机相关行业国内外同行、公众有效沟通与交流,适应团队工作环境,成为所在部门技术骨干或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4)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自主学习提升自身发展能力,适应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变化需要,持续跟踪和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和新标准,并将其应用于复杂工程实践中。
主要课程:
(1)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大学英语、体育、创新创造与改变、创业者的成长之路、从非商业计划到商业计划、思维创新与开发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
(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OpenHarmony开发基础、智能系统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高级网页设计、Web架构技术、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技术、微信小程序开发、深度学习、机器人编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算法分析与设计、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课程实践:根据计算机相关行业发展设置了体现行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新应用的课程与实践体系。课内设置了层层递进的1到5级项目体系,结合企业真实业务需求,构建分布式服务架构开发、构建移动互联网开发、数据分析等不同领域的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创业实践:依托系级创新实践中心和SOVO(大学生创业中心),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横向、纵向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并邀请企业资深工程师和人力资源总监做技术类和创新创业类讲座,担任竞赛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的评审,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企业实习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IBM、百度、华为、腾讯、东软等国内外三十余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多个大学生实践基地或产业学院,接收高年级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研发。
(4)企业定制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亚信、埃森哲、IBM、金兰软件、华钦软件等多家企业联合,在大三、大四开设企业定制班,对学生进行定制培养,毕业后直接进入对应企业高质量就业。
就业领域:
(1)面向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用户从事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运营管理等工作。
(2)面向移动互联网领域从事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3)面向通信、网络、工控、电子等相关领域从事开发、测试、维护及运营管理等工作。
(4)面向医疗、金融、电子商务、零售、电信、交通、智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从事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算法实施等工作。
(5)可继续攻读计算机及软件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