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机器人机械结构、控制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数字控制、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以及针对机器人系统进行构建、分析和开发及信息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能力,面向人工智能、智能汽车、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行业应用领域和社会服务领域,能够从事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集成、系统安装、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体育、创新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创业者的成长之路、从非商业计划到商业计划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
专业基础课:
(a)计算机技术类: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双语、数据结构应用基础、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人工智能通识;
(b)电路与电子技术类:电路与电子技术、微机系统原理、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c)机器人技术基础类:工程图学基础、工程力学基础、信号与系统、机械设计基础。
专业课:
必修方向:
(a)机器人系统应用开发: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与实践、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学、机器人感知与控制;
(b)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系统、机器人交互技术。
选修方向:
(a)机器人系统集成开发方向: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工业机器人、机器人仿真技术、工业现场总线与控制网络等;
(b)智能机器人系统开发方向:Python程序设计、机器人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
实践课程:
专业导引与职业生涯规划:面向大一同学、专业入门实践课程;
电子基础综合项目实践:面向大一同学,专业基础实践课程;
CAD三维建模实践:面向大一同学,专业基础实践课程;
机器人工程基础实践:面向大二同学,机器人开发基础类实践课程;
机器人创新设计与实践:面向大三同学,机器人开发应用类实践课程;
机器人系统综合设计:面向大四同学、涵盖必修、可选方向的综合实践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面向智能制造、社会服务等领域,以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核心,依托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教学机器人等系列实验室,搭建以机器人应用为导向的实践项目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系统设计开发、技术集成、系统安装、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师素养。
(2)依托省级机器人实验教学中心,拥有智能感知与控制、智能系统应用、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创新等一系列教学和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为机器人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提供了优越的实践条件,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
(3)依托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机器人产业学院,实施产学结合、与国际接轨的CO-OP教育计划,每年选派30%的学生前往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大连等城市的机器人相关知名企业进行实习或就业,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与行业适应能力。
就业领域:
(1)面向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机器人、健康医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行业,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开发或智能机器人系统开发;
(2)可继续攻读机器人方向及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