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智能硬件系统集成与维护及信息化时代的终身学习能力,面向智能零售、智慧医疗、自动驾驶、工业智能化服务等领域,能够从事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口语、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体育、创新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创业者的成长之路、从非商业计划到商业计划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
专业基础课:
(a)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通识、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 双语、数据结构基础、操作系统基础;
(b)电子电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专业课:
必修方向:
(a)智能算法应用:Python 程序设计、人工智能、脑与认知科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
(b)智能系统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选修方向:
(a)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方向: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程序开发、移动终端软件开发基础、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
(b)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方向:知识图谱、强化学习、云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c)智能硬件系统集成与维护方向:工业机器人与应用、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电子线路PCB设计、智能机器人等。
实践课程:
专业导引与职业生涯规划:面向大一学生,专业入门实践课程;
电子基础综合项目实践:面向大一学生,嵌入式软件开发实践课程;
电工技术项目实践:面向大一学生,工业控制实践课程;
智能脑机接口信息系统实践:面向大二学生,人机交互、嵌入式软硬件开发实践课程;
智能感知系统设计实践:面向大三学生,感知与交互、智能软硬件开发实践课程;
智能感知与交互综合项目实训:面向大四学生,涵盖必修、可选方向的综合实践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面向智能信息处理领域,以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智能硬件等技术为核心,以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和边缘计算设备等系列实验室为支撑,构建以智能交互和多模态感知为中心的实践项目体系,培养具有智能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和智能硬件系统集成与维护能力的工程师。
(2)拥有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TI 智能技术联合实验室、百度AI集群云实验室、东软睿道智能硬件创客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控制实验室、脑机接口实验室等一系列教学和校企联合实验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学科竞赛平台。
(3)实施产学结合、与国际接轨的 CO-OP 教育计划,每年有 30% 的学生赴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大连等城市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实习或就业,合作的企业包括大连东软、阿尔派电子、北京华航唯实、大连维德智能视觉、沈阳东信创智、杭州天煌教仪等多家知名企业。
就业领域:
(1)面向智能零售、智慧医疗、自动驾驶、工业智能化服务等领域,能够从事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
(2)面向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智能硬件开发、应用与维护,机器人集成、控制、调试、维护等工作。
(3)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